实录 | 防城港市港口区加快补齐教育短板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港口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10月25日下午16:00举行防城港市港口区加快补齐教育短板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港口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陈莉、副局长黄怀谷、黄荣菲、陈道强,以及二级主任科员刘秀妍等领导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港口区政府办副主任凌源主持。
港口区政府办副主任凌源: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港口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防城港市港口区加快补齐教育短板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港口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陈莉,副局长黄怀谷、黄荣菲、陈道强,以及二级主任科员刘秀妍等领导同志,他们将为大家介绍港口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广西广播电视台、防城港日报社、防城港市广播电视台、防城港发布、港口区融媒体中心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是本场新闻发布会主持人,港口区政府办副主任凌源。
今天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首先请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陈莉就港口区加快补齐教育短板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通报。
港口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陈莉:
新闻界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首先,我代表港口区,对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港口区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港口区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防城港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港口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与西部县域经济强区相匹配的教育”为目标,科学谋划、勇毅前行,全力加快补齐教育短板,高质量推进教育健康发展。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效。
一、以教育投入为保障,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推进
一是全力实施学校项目建设。2021年以来,共投入资金4.3亿元,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和平幼儿园完成竣工投入使用,企沙中学迁建、光坡中学扩建项目正有序推进。新建、改造、维修教学楼等项目52个,面积60855平方米,新增学位5850个。二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统筹各项资金1113万元,补足、更新学校多媒体教学一体机293套、计算机教室3个、互动课堂教学设备26套,不断完善现代化教学硬件和软件,加快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
二、以队伍建设为支撑,教育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一是加大教师补进力度。落实中小学教师补进长效机制,近三年,通过公开招聘、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97名,有效解决教师不足问题,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二是大力优化教师结构。目前,全区共有专任教师1636人,其中小学教师1120人,中学教师51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341人。取得副高以上职称217人,中级职称415人,比2021年分别提高了29.2%和7.8%。三是推动教师能力提升。三年来,每年按照全区教师工资总额2%的标准安排培训经费共750万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全员培训6场次,专题培训26场次,保障了1600多名教师每年参加培训不少于1次。此外,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区培计划”等培训学习,有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四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教育贯穿于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三年来我区开展了60余次警示教育活动,推动实现宣传到位全覆盖;多形式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9次,引导教师自觉规范职业行为,提高师德修养水平,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三、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全区建成公办幼儿园5所,正在新建2所,其中北港公立幼儿园已完成主体进入墙体砌筑及抹灰工程,港口区幼儿园项目在建第三层主体。全区9所小区配套园已全部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累计用于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60所,比2020年多了32所。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课后服务有声有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等体育运动十余项,组建科普、文艺、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我区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比例达75.86%,有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港口区连续3年中考文化成绩A+率、A率均超过全市平均值;普通高中录取人数持续走高,录取率保持在60 %以上,特别是2023年录取率高达72.6%。
四、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教育基础保障不断夯实
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近三年累计资助各类各学段学生73235人次,发放资金 6003.49万元。其中,资助学前教育阶段学生1829人次,发放资金112.08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23150人次,发放补助金额1267.21万元;支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资金1856.37万元;发放港口区农村籍高中学生免学费补助6078人次,补助资金312.6万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1695人次,发放资金1566.25万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根据企业职工子女上学问题的需求,为企业解读招生政策,解决企业子女入学问题,为港口区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公共教育服务。
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凌源:
谢谢陈莉同志通报有关工作情况。下面,进行记者提问,各位记者提问前请通报您所在媒体名称。请开始提问。
广西日报:
刚才在发布中提到“打造与西部县域经济强区相匹配的教育”,请问港口区将采取什么举措来实现这一目标?
陈莉: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下一步,区教科局将通过实施“三大行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一,实施“强基扩容”行动,加大学位供给的保障力
2023—2025 年,全区规划通过新(迁)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预计增加各学段学位7000个,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大学位供给保障,破解群众“上学难”问题。
第二,实施“强师重教”行动,提升教育人才的支撑力
一是加大改革力度,着力破除阻碍教育发展的各种壁垒,全面落实“县管校聘”,切实做到教育部门责、权、效统一,畅通人员交流机制、职称评聘机制。二是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长效机制,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政策。三是建设学科(名师)工作室,打造以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团队,开展“送教下乡”“教研扶持”等活动,着力提高全区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第三,实施“强校提质”行动,打造品质教育的示范点
一是着力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工作。通过打造清廉学校宣传专栏和借助各类媒体资源,持续营造清廉文化宣传氛围。深入挖掘各校的特色文化和历史底蕴,推动开展“一校一品”校园廉洁文化品牌建设。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责任制相关议事规则和制度,使学校党组织真正成为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着力提升“同步课堂”质效,探索创建区域高效教研管理模式,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优化学校管理团队,提升一批中小学校办学质量,擦亮学校品牌。做好教学质量检测,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大力抓好毕业班工作,优化备考策略措施,开展中考备考研讨专题活动。组织毕业班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参加市内外的备考学习研讨活动,加强校际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新建公办园、逐步把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办成公办园或普惠园等举措,着力扩大全区普惠性资源供给,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奖补标准,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支持学前教育开展集团化办园改革,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化管理队伍,推进集团化办园和等级园评估全覆盖。以上就是有关工作的介绍,谢谢。
防城港日报:
为确保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港口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上幼儿园或义务教育阶段有什么资助政策?
港口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二级主任科员刘秀妍: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建档立卡脱贫户子女、城乡低保儿童、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城乡特困儿童、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儿童等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按照经批准的保教费标准据实免除,在我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含看护点)就读的,按每生每学期750元的标准进行免保教费补助。如果家庭经济困难的小孩在读小学或初中,目前我们针对中小学的补助政策有两项,第一项政策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乡镇中学、中心校及村级小学就读的学生可以享受每天价值5元营养餐。第二项政策是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费补助:在我区学校寄宿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享受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年1250元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对于建档立卡脱贫户子女、农村低保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等几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在学校住宿的实行差异化补助,享受现行标准的50%,也就是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生每年625元。以上就是我区有关政策的介绍,谢谢。
防城港发布:
请问港口区是如何推进全面深化清廉学校建设工作的?
港口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黄怀谷: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今年以来,结合港口区实际,区教科局深入研究工作思路和实践方法,积极打造“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的育人环境。
一是坚持系统设计,绘好清廉学校“施工图”。将清廉学校建设融入港口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中,一体谋划清廉学校和教育工作。稳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一校一策”明确学校党组织、党组织书记、校长职责。二是坚持统筹推进,织密清廉学校“建设网”。在全区教育系统内集中开展惩治“躺平式”干部和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紧盯教育反腐“关键点”,将清廉学校建设与“双减”、学校工程项目建设、教师有偿补课等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强化风险防控和行风监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优质美好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三是坚持“严”字当头,筑牢清廉学校“安全堤”。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清廉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召开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严肃处理教师队伍酒驾醉驾和不礼让斑马线等违纪违法行为。将青少年的清廉教育纳入德育建设整体规划,打造市金湾中学“金廉湾”、市桃源小学“源∙廉”和光坡镇中心小学“红∙廉韵”等“一校一品”清廉学校品牌建设,以“清”育美德用“廉”建校园,全面深化清廉学校建设。
下一步,港口区将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清廉学校建设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助推港口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优质高质量发展。谢谢!
广西新闻网:
目前港口区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港口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黄荣菲: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一、普及普惠水平稳步提高。目前港口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54%,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87.9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5.29%。以上指标均高于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指标标准,且呈逐年上升态势。
二、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并组织实施。我区制定出台了《港口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方案(2021-2030)》,规划新建10所幼儿园。今年秋季已经投入使用2所,新增学位900个;目前在建港口区幼儿园、北港公立幼儿园,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可新增学位1110个。这些幼儿园的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我区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率。
三、全面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模式改革。我区现有学前教育集团9个,通过集团化办园模式,将城乡幼儿园全部纳入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实行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办园水准。
四、财政投入足额到位。我区公办园(含公办分园)按照每生每年300元配套生均公用经费。2022年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较上年增长4.99%。给予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专职保安人员每人每年1.2万元补助经费,确保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专职保安人员配备达标,切实保障我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我的介绍完毕,谢谢。
防城港市广播电视台:
没有教科研支撑的教学是走不远、走不快的。请问,港口区在教科研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港口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道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我区高度重视教科研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学区教研和联片教研。坚持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每学期开展学区教研和联片教研活动不少于18次;2021年至2023年各校开展异域课堂教学体验活动共1053节;2021年至2022年通过“互联网+北美外教” 在七、八年级中开展英语双师云课堂,创新英语教学多样化活动,共开展了1834节英语双师云课堂,有效促进各学科特别是英语学科教学提升。
二是重视教学常态视导,突出教研重点。常态化开展教学常规视导,落实教研员、校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每学年坚持组织两次中考复习专题研讨活动和小学主要学科复习研讨活动,加强校际交流;坚持“以赛促教”,坚持开展港口区中青年教学大赛和中小学实验说课比赛,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三是以课题研究引领促进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组织各校继续申报各级各类适合的课题,使每所中学和城区学校、中心小学都至少有2个市级以上课题。2022年获得自治区级的课题立项7个,2021年至2023年获得市级课题立项共57个。加强课题的管理、研究、指导工作,聘请专家讲学与培训,帮助教师掌握课题研究方法和提升科研能力;做好课题结题,2021年自治区级课题结题1个,2021年至2023年市级课题结题57个,结题率为100%。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论文、课例、教学设计、课堂展示等比赛活动。2021-2023年,全区中小学教师撰写论文968篇报市教科所参评,市级论文获奖共475篇,其中一等奖148篇,二等奖327篇。参加各类课例、教学设计约78个;各类课堂展示约46节。以上就是我区开展有关工作的介绍,谢谢。
凌源: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问答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领导的解答,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港口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及相关单位进行沟通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